以“致良知”提升党性觉悟
——人文与法学院开展“两学一做”特色活动
10月20日下午,人文与法学院“两学一做”系列活动之“良知与人生——王阳明思想学习交流会”在力行楼举行,会议邀请我校知名校友——深圳市龙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蒲宗阳先生做嘉宾发言,会议由楼培博士主持,人文与法领导班子及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参加了学习交流会。
交流会上,蒲宗阳先生以生动的话语和切身感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涵,并分享了致良知思想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王阳明思想对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和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随后人文与法学院陈海威、郑建功等老师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了王阳明思想在个人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极少数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圣人,他提出的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为核心思想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当下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从2009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六七次提到王阳明或引用王阳明的学说。在前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更是有感而发。他认为,王阳明的学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习总书记一般在两个场合推荐王阳明,一个是对党员说,一个是对青年人讲。党员的“致良知”,是我们社会的方向;而青年人的“知行合一”,更是我们社会未来的希望。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人文与法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把党员党性觉悟提高与王阳明思想及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学习密切结合,把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师生的实际工作生活密切结合,把“两学一做”活动不断深化。